


全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(原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)是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之一,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,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最具权威、最有影响力的活动之一,共分5个大项(数字创作、程序设计、创客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)15个小项。此项活动始终坚持以“实践、探索、创新”为主题,以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为载体,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。
吴巧燕老师与王涵(右)、刘雪涵(左)
徐永恺老师与张诚义(右二)、王珺瑶(右一)、薛可寒(左一)近年来,昌乐一中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几大维度,将学生的科学精神、实践创新等当成不可或缺的素养,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,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,助力信息素养的提升。昌乐一中自创办PS社团以来,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,现在已拥有社团成员近百名,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社团之一。开展PS教学活动,让学生能够掌握一种数字创作软件的应用,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,比如为学校活动设计海报、处理图片、创作标志、设计书籍装帧、产品外观设计等,提高了孩子们的数字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。微视频社团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世界,通过镜头捕捉校园中的美好瞬间。在策划、拍摄和剪辑过程中,学生需要发挥创造力,将想法转化为视觉作品,从而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。昌乐一中信息类社团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,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推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。
王涵获奖作品《道韵书香·庄子》
刘雪涵获奖作品《相思梳子》
张诚义、王珺瑶获奖作品《绽放》
薛可寒获奖作品《大事小事》成绩的取得是同学们在社团活动中扎实学习、不断探索、勇于创新的结果,是他们在数字创作领域的才华和实力的体现,也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。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,社团活动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、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不仅展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,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。昌乐一中一直以来广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,将社团活动作为一项重要课程来推进,为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资源,为同学们培养兴趣爱好,发展个人潜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,形成了积极向上、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。举报/反馈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